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宗教之窗 > 宗教知识
 
采花节

日期:2013-03-01 浏览次数: 字号:[ ]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居住在白龙江流域甘肃南端的博峪藏区,便要举行一年一度隆重、欢快的采花节。采花节习俗在博峪藏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也是一项投身自然,祭祀山神的民间传统节日。

  采花节活动是由“抢水”拉开序幕的。节日第一天日出之前,人们纷纷奔往附近山间泉水旁抢泉水,有的双手捧水痛饮,有的背水回家洗发、洗身。相传这一天日出之前的山泉喝了可消灾祛病,沐浴可给人带来吉祥。

  “抢水”结束之后,各家父母便将女儿尽善尽美地打扮起来。博峪藏区素有甘肃的“西双版纳”之称,山清水秀,藏家女儿大多长得美貌秀丽,加之精心地打扮,个个美如天仙。她们在节日这天头顶叠成数层的青色新头帕,并用彩色饰带扎着;宽袖子的花裙层层相套,层层露出,有达到七层之多的;胸前穿由红珊瑚串成的胸衣,佩以汤盒大的玛瑙银盘;耳带银耳坠,头发梳成数十条细辫.穿红绸裤,小腿缠以洁白的“缠子”,脚蹬绣花鞋。

  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村寨的乡亲们便身穿盛装来到寨口为上山的姑娘们送行。节日期间,出嫁在外的年轻媳妇都要回娘家,同娘家寨子的姑娘们一同由哥哥、弟弟陪同上山采花,没有亲兄弟的姑娘可由堂兄弟陪同。上山的姑娘们在寨口先在“奥老”(领队)的带领下向前来送行的人们唱《告别歌》,大意为:“花神”在召唤,我们上花山,采回鲜花献亲人。人群也随之歌唱,吹喷呐,放鞭炮,送她们出村庄。……途中,过小桥向花山走去时,姑娘们还互相唱歌问答一些有关山花的知识,唱起《上山歌》。

  采花地点一般选在本地区最高、最负盛名的神山“刺儿坎”上。穿山越岭进人百花盛开的花山上后,姑娘们支锅做饭,小伙子们便来到山峰祭祀“花神”的地方,插上象征保护“花神”的新的木刀、木斧、木箭等,祈祷“花神”保佑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在气候温湿的博峪藏区,“花神”充当了村寨、部落“保护神”的角色。

  祭祀完毕,采花开始了。姑娘、小伙子们结伴,边歌唱花神边向漫山遍野的花丛中走去,采集那些洁白的批把花、火红的杜鹃花、粉红的马兰、红艳的芍药花……直到这些美丽的鲜花插满了姑娘的发辫。

  这时,小伙子们饮酒歌唱,并攀上山崖,折下香柏枝、野菜、药材等装满背兜……到傍晚时分,人们升起篝火,围着篝火边吃边尽情跳舞、歌唱,往往通宵达旦。

  当第二天东方发白时,欢用了二夜的年轻人们,吃罢最后一顿饭,整理好头上的花环,背起帐篷、药材、香柏枝等向山神唱起《离别歌》,人们随着歌声下山。当下山的队伍路经村寨的桥头时,他们会遇到早已等候在此的乡亲们。桥头上,由村寨选出的三名歌喉出众的中年妇女此时手捧龙碗边唱边向采花姑娘敬酒,以《敬酒歌》为她们洗尘。

  采花姑娘接过酒,边饮边回以《谢酒歌》,并要回答三位妇女用歌声提出的各种有关人生哲理的问题。

  此后,村寨人将采花姑娘簇拥到打谷场上,大家拉起手,围成圈,跳起当地特有的“罗罗舞”。圈首,领舞的姑娘手摇串铃作导引,舞蹈的人群根据她串铃发出的不同节奏,变换着队形和舞步……采花节是花神的祭节,是女儿的盛会。人们在花与歌的海洋中,祈祷幸福,祈祷吉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 绍兴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技术支持:绍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