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宗教之窗 > 宗教知识
 
香浪节 

日期:2013-03-01 浏览次数: 字号:[ ]

    香浪节 “香浪”,藏语意为“采薪”。这是流行于青藏高原东北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传统节日。相传每年盛夏,僧人外出为有己采伐烧柴时,因路途遥远,当天不能返回,于是在外露宿数日,劳动之余,悠闲自得,游山玩水。由此相沿成俗,不但寺院僧人过此节日,也成为群众性的郊游活动了。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沿有具体的时日规定。每年到了农历六月,适逢草原上天蓝、云白、山青羊肥、牛壮、马骏的最好时刻;藏族群众便不约而同地带上帐篷、锅灶、香食美酒,来到草滩上,或三、五户一起,或以村寨为单位,渡过十天、半月的野外生活,然后返回家中。

  关于香浪节,欢渡此节的藏族群众还有一种迷人的解释:草原,是先辈游牧生活的发祥地。随着岁月的变迁,这个游牧民族中的不少人已逐渐过起了定居生活,但他们对祖先仍有着悠悠的怀念,对草原仍有着深深的眷恋,于是他们就以欢渡香浪节的形式来追忆祖先的游牧生活。

  的确,藏民族所具有的对大自然、对祖先特殊的感念和依恋心理,是诸如香浪节、转山会、赏花节、采花节这类投身于自然怀抱中的节日能够得以长久流传的根本原因之一。

  每当香浪节到来之前,藏族群众就着手做了准备。国家干部、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都在香浪节期间放几天假。帐篷、食品等都准备得丰富而讲究。

  人们选择吉祥的地方支起帐篷。信教群众的帐篷边还垒起煨(火桑)台,他们以香柏枝的清烟,感激草原曾给予他们的无限恩泽,祈祷神灵保佑草原。

  香浪节期间,人们讲究吃最新鲜的食品。喝最醇香的酒,喝刚挤出来的牛奶冲泡的酥油茶,吃刚宰杀的牛羊肉和血肠、面肠等食品。但斟满一碗美酒时,要恻右手无名指蘸酒汁向空中连弹三下,代表向佛、法、僧三宝致意。

  以游牧为主的藏民族由于在地广人稀的环境中生活,对聚会与交流的渴望尤为强烈,香浪节恰为这种渴望的实现提供了机会。亲朋好友团聚在一起,串帐篷、拉家常、谈心、联谊……舒展一年劳作疲劳的腰身,在草原这个大舞台上,舞蹈尽兴;亮开一年封闭的歌喉,在旷野间尽情对歌。歌声叙述祖先的功德、述说草原的恩惠、述说从生活中悟出的哲理、述说对未来的向往。全年的忍耐和辛劳,可以在一瞬的欢快渲泄中被抵消。

  平日在劳动中积累和创造的技能,在香浪节上能得到展示的机会。香浪节常伴有赛马、赛牦牛、大象拔河、射箭等体育项目的竞赛。意志与勇气在草原这大背景下常常更能充分地展现……谁也说不清香浪节延续了多少年、多少代……它就象人与自然达成的一种默契;就象人与物灵魂间的一种勾通??香浪节。这草原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还将世世代代、自发地在草原上沿袭下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 绍兴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技术支持:绍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